|
珠海去年卖地收入157亿 横琴和平沙新城成热门区域来源:南方都市报【微博】 2014珠海卖地成绩单之分析 2014年,在全国房地产市场“拐点”的哀鸿声中,珠海的房地产业似乎也迎来了冬天,这一点在土地市场中体现得相当明显。记者梳理官方公示的土地交易记录(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)发现,去年全市土地总成交额约157亿元,与前年相比整整下滑了六成多。对比珠海2014年度292亿元的土地出让金预算计划,2014年的卖地收入要加上往年卖出去的部分卖地收入,才能解政府财政的渴。 卖地面积同比降三成多 数据显示,去年全市拍地成交约157亿元,与前年的432亿元相比,下滑幅度达到了63 .7%,成交总面积约343 .4万平方米,与前年的497万平方米相比,也下降了30 .9%。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的数据,珠海卖地收入在全国30个纳入统计的城市中降幅居首。 卖地收入跌幅如此“惨不忍睹”,那政府的财政怎么办?根据珠海市财政局公布的《关于2014年上半年珠海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》,珠海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03.4亿元,完成预算的103.9%,按照这个比例计算,珠海2014年度的土地出让金预算计划应是292亿元。地没卖出,钱怎么反而多收了呢?市财政局解释,主要是本级以前年度土地出让尾款和横琴新区土地出让价款收入。也就是说,往年卖出去的土地,今年才收到的钱,解了政府财政的渴。 横琴成卖地头号明星 从卖地地图上看,去年横琴的土地拍卖虽“姗姗来迟”,下半年才有土地推出,但仍不妨碍横琴成为卖地的头号明星。在这里,我们把概念上属于横琴的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湾仔片区拍出的两宗地,也归在横琴的名下。这样下来,横琴去年拍地共成交79亿元,以全市18%的卖地面积,创造了全市50%的卖地收入,势头依旧十分强劲。 珠海的拍地热点区域,与往年相比没有多大的改变,另外一个热点区域就是平沙新城。平沙全年共成交约112.8万平方米,约占全市的32%,成交金额24.96亿元,占全市的15.9%。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,平沙虽然拍地比较多,但土地的总体价值水平与横琴、香洲等区域相比,仍有不小的差距。 纵观各区域土地价值的变化,香洲区仍以平均60%的溢价率,稳居土地价值的龙头老大位置。全年的单价地王,就是由香洲区创造。16400元/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,溢价率高达152%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,在香洲区土地供应日益减少的情况下,开发商才逐渐向西区转移,但大家心目中的土地“王者”,仍是东部中心城区或横琴新区。 “海泉湾”成最大地主 值得注意的是,在继前年以“白菜”价拍得数十万平米土地后,港中旅(珠海)海泉湾有限公司去年继续发飙,共拍得80万平方米的土地,成为全市最大的“地主”。在这些土地中,有约34万平方米属于住宅、商业用地,成交楼面地价仅1136元/平方米,加上超低的容积率,这个价钱几乎相当于地面地价,“地主”的算盘打得可谓“啪啪响”。 海泉湾拍到的80万平米土地,占去年平沙拍出土地面积的71%,这也是平沙成为珠海全年卖地最多区域的原因。平沙能成为卖地的焦点之一,主要是因为平沙新城的概念,而平沙新城的建设,又主要是依靠海泉湾这个项目的带动。根据公开报道,海泉湾二期及三期项目占地面积约3.1平方公里,将与一期形成4平方公里的“休闲度假及居住社区”。 在2013年,珠海拍卖的地块中,商住用地的成交面积超过了工业用地,占全市总成交面积的40%。进入2014年,商住用地的好景不再,虽然有平沙34万平米商住用地支撑,全年的商住用地成交面积也仅有87万平方米,与前年成交的145万平方米相去甚远。在商住用地成交面积大幅减少的情况下,工业用地以95万平方米的成交面积,重新超越商住用地。
|